配電房作為電力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,其所有權往往歸屬于用戶,這意味著用戶需自行負責配電設施的管理和維護。然而,在實際操作中,由于用戶在專業技能和專業技術保障方面的局限性,他們在實施配電運維工作時常常面臨較大挑戰,難以做到精準、高效的問題預防和處理,這直接導致配電安全問題頻發且難以得到有效保障。當前,大部分企業仍沿用傳統的運維模式,主要依賴人工定期巡檢的方式來確保配電設施的正常運作。
傳統配電運維方式存在四大顯著短板:
安全隱患發現滯后:由于人工巡檢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,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可能在兩次巡檢之間被忽視,運維人員往往只能在故障實際發生后才能被動介入,而非提前預防。
故障響應與修復耗時長:配電房內變配電設備繁多且復雜,加之某些隱藏性問題不易察覺,一旦出現故障,運維人員從定位到徹底排除故障的過程通常會耗費較長時間。
運維效率低下:傳統的運維作業涉及人工現場巡視、紙質記錄信息、通過電話溝通協調等多種低效環節,加上缺乏有效閉環監管機制,使得整個運維流程效率受到極大限制。
信息孤島現象突出:各個配電房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孤立,不能實現有效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,缺乏協同配合機制,影響了整體運維效能的發揮。
針對上述問題,智能配電房改造方案應運而生,該方案依托電易云-智慧電力物聯網技術,深度融合物聯網、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,構建起一個高度集成的現代化供配電物聯網系統。系統中包括智能電表、綜合保護裝置、變壓器云控終端、電力探測器、電流互感器、視頻監控系統、溫濕度探測器、水浸探測器、門磁等多種智能感知設備,共同組成全方位的監控網絡,實現對配電房設施的統一集中監控。
其中,智能配電房的關鍵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1. 安全監控 智能系統通過云端化全面監測電氣設備的各項關鍵電力參數(例如斷路器狀態、電流、電壓,母線的電壓和電流,變壓器的工作狀態等),同時實時關注環境安全指標(如溫濕度、煙霧感應、消防警報、門禁系統、安防視頻監控等)。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實時診斷、預測發展趨勢,并具備越限預警、故障即時報警等功能,使管理者能夠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都能準確掌握設備安全運行情況,快速識別并解決安全隱患,提供科學合理的維護建議,真正做到防微杜漸。
2. 智能運維 智能配電室實現了無人值守的高效管理模式,通過實時狀態監測和網絡視頻監控技術,將設備檔案云端化存儲和管理,支持在線查詢、智能巡檢、遠程故障診斷與維修、隱患自動上報、派工單生成、設備保養計劃制定直至壽命結束的全生命周期運維管理。當設備出現異常或即將超出閾值時,云平臺能迅速進行大數據分析并推送預警信息至相關人員,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并消除故障隱患,線上線下同步實現設備的精細化管理。
3. 能耗管理 智能配電房還擁有強大的能耗管理系統,能夠按照日、周、月、年的周期,對電力設備的電能使用數據及最大需量進行統計,并進行同期比、環比深入分析。系統可按照尖峰、平段、谷段的不同時間段統計每個配電回路的電量消耗,自動生成詳細的電能計量報表。此外,還能進一步細分統計依據配電回路、物理區域、部門、乃至具體用電類別(如照明、空調、動力設備等)的詳細用電數據,為企業優化能源結構、節能減排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。
此智能配電室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學校、醫院、商業中心、公共建筑、產業園區以及各類工業企業的電力系統升級項目中,通過數字化改造,不僅提升了配電系統的安全性,減少了人力資源投入,還大大提高了運維工作的效率和精確度,成為推動電力運維領域現代化轉型的重要力量。